Sunday, May 24, 2015

《香港口琴70年》內容摘要

《香港口琴70年》一書於 2004 年 8 月出版,配合 2004 年 8 月 3 至 9 日香港所主辦的第五屆亞太口琴節活動,由香港口琴協會策劃,陳國勳先生擔任主編,在香港三聯書店股份有限公司支持下出版,此書在臺灣的銷售則由臺灣商務印書館為總代理。
此書的內容規劃為五個大章節及附錄,分別是:〈第一章:口琴的發明、演進與傳入中國〉,〈第二章:中國內地口琴音樂概述〉,〈第三章:香港口琴音樂概述〉,〈第四章:香港口琴界風雲人物〉,〈第五章:香港口琴名家、作曲家隨筆〉,茲簡要摘錄說明如下。
第一章:口琴的發明、演進與傳入中國
從「笙」的歷史淵源介紹其傳入歐洲的歷史脈絡,口琴如何被發明出來,和來(Hohner)口琴廠的興起,口琴從德國傳入日本。在中國,口琴在 1920 年代逐漸普及,1930 年代開始有口琴製造廠,並有多種品牌商標的出現,1937 年抗戰之後中國口琴開始外銷,並介紹 50 年代後中國口琴製作概況,其中「文革」期間中國口琴的銷售並沒有衰退,2002 年香港創辦了「口琴藝坊」生產高品質口琴。
第二章:中國內地口琴音樂概述
記載 1913 年時年 8 歲的王慶勳先生在台灣彰化買到日文口琴教材自學口琴,1917 年陳劍晨先生在浙江吹奏「洋蕭」(簡易口琴),以及 20 年代開始北京各地的口琴活動,1926 年王慶勳先生在上海成立「大廈大學口琴隊」為中國第一個有組織的口琴隊,1929 年於上海外灘成立「中華口琴會」,1932 年石人望先生於上海成立「大眾口琴會」,之後各口琴團體及口琴活動如雨後春筍般湧出。
本章並談及中國內地的口琴音樂創作、電台傳播,也各以獨立章節分別簡介中華口琴會(王慶勳)、中華口琴會(王慶隆)、大眾口琴會(石人望)、以及上海口琴會(陳劍晨)。
第三章:香港口琴音樂概述
香港口琴發展的歷史溯及 1930 年阮玲玉、金燄合唱《野草閒花》,由孫成璧吹奏口琴伴奏的紀錄,逐年介紹香港口琴發展及歷年重要口琴活動,延續至此書出版年份。本章特別介紹「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口琴樂隊」(The Chinese Y.M.C.A. of Hong Kong Harmonica Orchestra),顯示其對香港口琴音樂的重要性。本章也介紹香港口琴音樂創作概況,並表列 1999 至 2004 年香港作曲家口琴作品紀錄。
第四章:香港口琴界風雲人物
香港複音口琴大師梁日昭先生早期在上海研習口琴,1948 年回到香港奉獻於口琴推廣及教學,享譽國際。青年會口琴隊的熊翰章先生主要貢獻於指揮口琴隊,為口琴編介古典音樂,50 至 60 年代青年會口琴隊由全複音口琴逐漸引進半音階口琴演奏。香港半音階口琴大師馮安先生對於半音階口琴音樂的鑽研極為透徹,領導青年會口琴隊逾半世紀,香港大部分半音階口琴界的主要演奏者皆受他影響。
徐德明先生為香港著名的口琴獨奏家,以半音階口琴演奏中國民族音樂,70 年代起錄製多張唱片,深受國際肯定。李尚澄先生致力於青年會口琴隊指揮及曲目改編,融合口琴樂器和中國音樂。何頡勳先生為香港第一位口琴獨奏家,舉辦多次口琴獨奏會及口琴協奏曲演出。英皇口琴五重奏成立於 1987 年,演奏的曲目跨越中西文化,為英皇五重奏撰寫的口琴原創曲達 20 多首。
第五章:香港口琴名家、作曲家隨筆
香港半音階口琴之父劉牧先生闡述 50 多年的往事,1951 年與夏理柯教授開啟合作,1959 年登上紐約卡奈基演奏廳舉辦口琴獨奏會,在美國發展口琴事業,1986 年回到香港。1955 年出版的《半音階口琴》為口琴的經典書籍,書中對於其他樂器的理論多有研究,譬如提及橫笛的舌法如何僅能侷限性的用於半音階舌法表現上。
劉俊雲先生自 1956 年參與青年會口琴隊,擔任獨奏代表,1985 年移居加拿大,在卑詩省推廣口琴,文中述及馮安先生及青年會往事。
柏加先生(Dave Packer)英國人,曾旅居法國巴黎、泰國曼谷,1975 年遷居香港,為香港唯一的爵士口琴手,文中述及口琴吹奏點滴。文中他也堆崇 Tommy Reilly、Larry Adler、Toots Thielemans對口琴的貢獻,這裡節錄原文: “When I was young, all the harmonica players used to argue about who was better, Tommy Reilly or Larry Adler? In Hong Kong I still hear the same argument. There are few things that annoy me more. These two, plus Toots Thielemans, have done so much to bring respect for the instrument. Among more creative musicians it’s felt that when you get to that high standard of playing as they did, it’s like asking if blue is more beautiful than green, so I hope you’ll help me to bury the subject.”
許翔威先生在 20 多年間創作約 150 首樂曲,口琴相關作品多達 15 套,於香港口琴協會成立時獲邀為榮譽駐團作曲家。文中探討為口琴作曲的獨特性,提及他與香港口琴樂隊及演奏家的合作,以及口琴原創音樂的發展路向;他也說到古琴與半音階口琴組合的效果,以及弦樂與口琴搭配的相關論述。
作曲家梅廣釗先生討論以口琴五重奏混合其他樂器的創作,作品包括《紅映雪語組曲》、《秋山紅葉組曲》、《香江素描組曲》、《彩雲追月狂想曲》、《口琴樂隊前奏曲》等。
作曲家麥偉鑄先生討論現代口琴音樂創作。
作曲家陳明志先生專研亞洲民族音樂及現代音樂創作,《坐看雲起時》為一跨領域藝術作品,結合口琴五重奏、舞蹈及燈光設計。
附錄篇
附錄1  中國內地口琴書籍一覽
表列 1927 至 2000 年間中國各省市出版口琴書籍。
附錄2  中國內地口琴刊物一覽
簡述 1931 年起口琴刊物出刊概況。
附錄3  30-50 年代中國內地口琴唱片一覽
附錄4  30 年代在中國流傳的外國口琴唱片一覽
附錄5  香港口琴書籍一覽


註:
三聯書店 - 香港口琴 70 年
Hong Kong Harmonica Association 香港口琴協會
http://www.hkharmonica.org/

Saturday, January 12, 2013

關於「科學」或「學術」的人生發展

"Don't Become a Scientist!"
by Jonathan I. Katz, Professor of Physics, Washington University, St. Louis, Mo.

[轉錄] 千萬別成為科學家!
簡體版,引用自 Rossoneril's 不砖亭)

關於「科學」或「學術」這件事,或這條人生路,我在留學之前讀過這篇文章,但我還是去成為科學家。這篇文章可以提供同學們一些想法的參考觀點。

【引用立報新聞】介紹希格斯粒子 義教授勉勵青年
Yahoo!奇摩新聞

也分享一下這篇新聞,有機會的話可以探討參與其中的辛苦,學到什麼東西,可以對自己未來有幫助。

Saturday, January 05, 2013

寫給「接棒啟蒙計畫」的義工分享


謝謝「接棒啟蒙計畫」的義工們把我帶入這個團體,和大家一起學習,以及分享。剛從國外回到台灣工作不久,還在適應台灣的各個方面,不管是工作環境、社會話題、或現在校園中同學們的一些想法。在互動中彼此瞭解、學習,我想同學和義工們都可以有更多的自信、堅持、以及溝通。

~基本功的重要~

現在我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工作,科學園區旁邊是以理工專長的清華大學和交通大學,因此我們在科技公司與學校教授、研究生們之間不斷有腦力激盪。其實,不只是科學研究、工程技術、學校授課,這些專長需要許許多多的基礎知識和訓練,很多的方向領域也都需要特別的基本知識訓練;譬如繪畫,畫家也練習過基礎的素描技巧,即使他是畫抽象畫、印象畫,而且畫家所畫出的畫可能是描述一個故事,所以畫家要知道他所畫的故事,他可能因此必須去閱讀很多故事,或有個特殊的遊歷。

~「背東西」是不是重要的?~

我們以前讀高中的經驗,讀文科需要背很多東西,讀理科不太需要背,而是需要理解。上大學後,發現一百八十度轉變,理工的科目需要背許多專有名詞,文組的科目反而沒有太多專有名詞,許多的知識融入在一些故事情節裏,再從故事當中自然而然具有記憶,變成活用。再後來,工作或研究,很多人的工作其實變的簡化,他不太需要記憶許多東西,或工作當時不太需要背許多專有名詞;這可能是他以前已經背了許多東西,使得他在工作上架輕就熟;或者他背過的東西沒有用。因此,我覺得事情並無絕對,工作的成功,是記憶和個人經驗和臨機應變,互相交錯穿插而成功的。

~歐洲研究的一個小經驗~

跟各位分享我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計畫中的研究經驗,歐洲有各個國家的人,比台灣或美國更為多元。我們進行學術交流是使用英文來溝通,但是日常生活是在瑞士日內瓦法語的環境,像我對法語不太熟悉,就會限制了我探索的能力,譬如餐廳點菜有時候需要用手比,更不用講說要加什麼醬料或用多少火候煮菜。在進行學術討論會中,三、四十個人一起討論,有時大型會議超過兩百人,來自不同國籍,因此有不同的英語腔調,譬如義大利人講英語、德國人講英語、匈牙利人講英語,都不太一樣,有時候討論中有人情急之下冒出他們的國家語言,我當然搞不清楚那是英語或什麼;其實回頭一想,很多人講台灣國語,大概也就這麼一回事。

~朋友~

朋友是重要的。自己做一個生涯規劃的時候,好朋友做另一個生涯規劃,可能完全不一樣;學海無涯,職場當然也是無涯的;如果自己的這艘船沈了,還有機會游過去別人的那艘船,重新出發。由衷欣賞別人,每一個人,每一個不同的人。老爺爺悶悶不樂的時候,小朋友去逗他開心,他們因此成為朋友,這也是朋友;所以朋友不是只有同年紀的才叫朋友。也如同《小王子》裏狐狸與小王子的對話。

~正餐與配菜~

正規教育之外的糧食就好像吃米飯還要配菜,還要些小吃零嘴甜點。學校教育還是重要的,課本之外還有社團活動,可以讓人有額外的專長、嗜好,因此希望同學多參與社團,在社團的活動中去發掘自己。此外,以我自己為例,音樂與閱讀是我生活中的調劑;常聽古典音樂,上音樂廳;看些雜七雜八的書籍,那些書大部分不是學校或排行榜所推薦的書,有時候是因為在不經意間聽人提到某本書,就到書店找找看,瀏覽一下,甚至買回家看。

Sunday, June 04, 2006

Drive to Austin

I spent a lot of time translating and editing CNX materials online. After then, we drove to Austin at end Spring Break (UTD), March, 2006. We visited Texas State Capitol and UT Austin campus. We went to an exhibition of Technologies of Writing at HRC center. In addition, we can see concerts advertisement on the appearance of UTPAC. We felt and imaged the profundity of culture and knowledge at UT Austin. Of course, we praised UT Austin winning the football championship this year.

Saturday, June 03, 2006

鮑羅定弦樂四重奏

今天在達拉斯一間唱片行買回鮑羅定弦樂四重奏的唱片,說是買回,因為在很久以前買過同一張唱片,大約是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後來念研究所,把唱片拿到清大弦樂社去聽,就沒拿回來了;後來逛了幾年唱片行,都沒找到過。這是一張很好的唱片,由鮑羅定弦樂四重奏樂團演出鮑羅定第一號及第二號弦樂四重奏,鮑羅定弦樂四重奏的歷史在去年達到了六十年,這張唱片是1980年MELODIYA的錄音,後來由EMI發行。

在弦樂四重奏曲目裏,莫札特、貝多芬皆有為數不少的作品,另外舒伯特以「死與少女」較為有名,德弗札克以「美國」較為有名,柴可夫斯基我印象中不清楚有多少作品,但他的第二號第二樂章「如歌的行板」聽說曾讓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聽到落下淚來。室內樂所受到的關注較為冷僻,而且聆聽弦樂四重奏可能又和弦樂小夜曲、弦樂六重奏、八重奏等作品之間的區隔界定模糊;因此許多人可能又對莫札特的K525、德弗札克和柴可夫斯基讓人耳熟能詳的弦樂小夜曲印象深刻,對於弦樂四重奏的欣賞較不那麼下功夫。

然而中間的差異性相當的大,弦樂小夜曲或是如韋瓦第「四季」弦樂四重奏的演出型式,各聲部皆是由兩人以上所組成,常常有指揮的角色出現,有時可以沒有指揮,但那是特殊情形。在弦樂四重奏裡,只有四個人,每個都是獨奏者,演奏期間所呈現的演奏方式與大樂團大不相同;那不只是默契的培養,還有哲學理念的呈現方式;每一聲部獨奏者的音色、和聲、樂曲進行都是以欣賞單一獨奏曲的角度來賞析;所以有四個獨奏者,耳朵的聆聽必須同時注意到四個特定獨奏者身上。

這張唱片是作曲也作得好,演奏也演奏得好。鮑羅定是俄國音樂代表人物之一,沒有德國音樂制式化曲目結構的限制,因此樂曲的呈現更為靈活,讓四位獨奏者能盡量地各自展現出來,不再只是以節奏型式來襯托主旋律的呈現,那是莫札特到舒伯特那個時代的窠臼。今天再次聆聽,自己的耳朵比數年前遺失唱片時還鋒利,四位音樂家的氣氛營造能力相當老練,拉弓力度所造成的音場迴盪,以及每一個音的音色,皆讓我嘆為觀止;於是,這時我的企圖心不只是聽四位獨奏家在演奏,而是聽全部十六根絃的結構、層次表現。音色方面的表現相當傑出,弦樂器沒有一絲的金屬雜音或擦絃雜音,似乎是個好的管樂器共鳴所營造出來的音色,甚至沈穩如管風琴,從大提琴的最低音到小提琴的最高音幾乎都維持這樣的一致音色。許多獨奏的樂句,演奏起來不疾不徐,讓人敬佩,四個人裏面不會有一個人特別異樣,其音色柔美及接近管樂器所呈現的音色,那是人在吟唱時所要追求的目標。

Wednesday, May 31, 2006

Sea Lions

We enjoyed the weekend walking to the Fisherman’s Wharf in January, 2005. There were hundreds of Sea Lions along the coast. They barked loudly. They were so likable. Sometimes they might struggle or chase. However, we appreciated that most Sea Lions sleeping so comfortable on the planks.

Sunday, May 28, 2006

Listening to SFS in January 2005

I studied a Physics course in San Francisco in January, 2005. I listened to the concert performed by San Francisco Symphony in the evening. The picture is the appearance of Davies Symphony Hall which is close to the San Francisco City Hall. San Francisco is a busy city with crowded people and buildings. Fortunately, it was not too cold in San Francisco in January. My heavy jacket was useless. The location of Davies Symphony Hall is far from my settling hotel in the downtown. It took me more than half hour to walk through streets. That was an unusual experience.